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 台灣檳榔攤的文化符號

一、名詞解釋
〈一〉文化:
文化是指人類活動的模式以及給予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號化結構。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定義,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地域、音樂、文學、繪畫、雕塑、戲劇、電影等。
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準。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就不會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沒有文化的社會。
文化的基礎是象徵。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語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現方式,如圖像、肢體動作、行為解讀等。我們幾乎可以說整個文化體系是透過龐大無比的象徵體系深植在人類的思維之中,而人們也透過這套象徵符號體系理解解讀呈現在眼前的種種事物。
〈二〉符號:
在一種認知體系中,符號是指代一定意義的意象,可以是圖形圖像、文字組合,也不妨是聲音信號、建築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種思想文化、一個時事人物。例如「=」在數學中是等價的符號,「紫禁城」在政治上是中國古代皇權的象徵,「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符號,「布爾什維克」是共產主義者的符號。總的來說,符號的意思就是一種「特徵紀念」,就像綽號是為了讓人容易記住,方便辨認的稱呼。你記張三李四可能麻煩,但你記「大鬍子」、「小眼鏡兒」就方便多了,所以符號也可以說是由人的認識習慣造成的。
〈三〉文化符號:
1. 每一個民族在他們自己的歷史發展中,都會有一些共同的經驗,這些共同的經驗便會在他們的建築物或藝術中反映出來,成為這個民族的代表符號,有些學者舊稱這種符號為「文化符號」。
譬如:古埃及人為了祈求永生而建造了金字塔,所以金字塔是代表古埃及的「文化符號」。
而中國的秦始皇為了抵禦外敵建造了有名的萬里長城,因此對中國人而言,萬里長城便是代表中國的一種「文化符號」。
2. 文化符號的意義強調的是文化漫長的累積,許多複雜的部族或民族共同的經驗,逐步凝聚在一些非常簡單的形式符號上,這些形式符號不但不神秘,相反地,如果我們追溯源頭,可以一步一步找回他形成的歷史足跡。
3.根據我個人對於台灣的文化符號初步想法是從日常生活接觸而來,最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文化包含:檳榔攤文化、夜市文化、廟宇文化、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台客文化、歌仔戲文化、天燈文化、小吃文化、建築文化(台北101)……等。
以下以檳榔攤來作為台灣文化符號之範例。


二、文化符號構成的元素
〈一〉檳榔西施
檳榔攤是一群翹家女孩打工的地方,那些女孩的特色是未成年、花樣年華、不愛讀書、不愛回家、家庭背景複雜,其實她們就是一般所謂的中輟生、翹家的女孩,在馬路邊穿著暴露的辣妹裝賣檳榔,但是如果沒有檳榔攤可打工,她們不會去麥當勞打工,因為檳榔文化在偏僻的鄉下活躍;她們也不會做生涯規劃,因為不愛讀書、知識不足,但她們也許會去酒店當公主,因此誤入歧途,但即使如此,那些女孩也應該有工作權。販賣檳榔的小攤,充斥台灣大街小巷,最後因競爭激烈,終於衍生出以女性特徵來吸引消費者的「檳榔西施」文化。
〈二〉檳榔
台灣嚼檳榔的風氣非常盛行,保守估計台灣「紅唇族」(嗜嚼檳榔的人)每年花錢買此種俗稱「台灣口香糖」的金額超過仟億台幣。龐大的收益,根據農委會資料,種植檳榔的農戶,高達七萬戶,而檳榔也於1990年代之後,成為台灣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不過,瘋狂種植檳榔的結果,對台灣的山坡地水土保持,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本省檳榔種植主要集中於三地區,分屬二型:(1)平原型-屏東平原;(2)山地型-嘉義、南投。受氣溫差異,檳榔成熟及採收時間是由南向北遞移,產量隨氣溫升高而增加,產地價格隨之下降。檳榔在清代爲待客之高昂禮品,至日據時期禁止台灣人民食用,種植漸少。光復後,日漸增加,尤其現時本土意識抬頭,檳榔被視爲鄉土產物而廣受勞工歡迎。
〈三〉檳榔攤
台灣的檳榔攤,裝飾著明亮的霓虹燈,在台灣西部的南北向縱貫公路和郊區馬路上相當常見。其主要的顧客組成為貨車司機,他們在長途開車時嚼食檳榔來幫助提神。有店鋪為了競爭檳榔所帶來的高利潤,以及獲取顧客們的注意,便聘請了穿著性感的女郎去助銷。其後更多同業效法,競爭越演越烈,賣檳榔的女孩們開始穿得越來越少。其分布亦有區域性差異,以金融、文教、住宅機能者,密度較低,若以工業或交通機能者,密度則較高。


三、台灣的檳榔攤文化符號探討
〈一〉台灣檳榔印象
檳榔在過去是台灣的特產,甚至可以說是許多人的「台灣印象」,尤其是外國旅人常會把檳榔和計程車司機產生連結,有嚼食檳榔習慣的多為司機等一些勞力者,又因為西施們的崛起,檳榔成為特色產品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台灣走一圈下來,車窗外常常可以看見成行成片的檳榔,街頭巷尾,賣檳榔的小鋪也隨處可見。雖然吃檳榔是台灣民眾的傳統,但檳榔也是台灣最有爭議的農產品,因為檳榔嚼起來滿口血紅,吃相不雅,吐渣則污染環境,常吃對牙齒也有損害,更要命的是,近年的研究認為多吃檳榔口腔癌發病率高,也會引發高血壓和心血管一類的慢性疾病,這也與檳榔文化息息相關。總之,30多年來,檳榔文化在台灣漫長的歷史中已經形成一種特有的文化景觀,檳榔攤及檳榔西施的視覺與造型已經樹立我們共同記憶中永恆的形象,並已成為台灣具代表性的符號,形成台灣獨特的路邊櫥窗景色,不管你的觀感如何,不管他的合法與否,這樣的景象就延續在我們的生活圈裡。


‧圖一:「台灣檳榔攤櫥窗造形」,簡單的招牌及裝潢,青綠色的霓虹燈管,看起來其實很可怕、不舒服,夜晚在省道旁看到檳榔攤都很想快速飛奔經過,重點是座位上一定要擺放一個大鏡子,檳榔西施的興趣是照鏡子。




‧圖二:「台灣檳榔西施服裝特色」,穿著清涼短裙、高跟鞋、染著一頭金髮、有時還會有三點式比基尼或兔女郎裝扮,甚至直接穿著性感內衣、內褲登場。


〈二〉台灣本土檳榔姐妹花
說到檳榔攤就讓我想起大約是十五年前紅極一時搞笑綜藝節目中的「檳榔姐妹花」,當時角色是由曹蘭與姚黛瑋兩人誇張扮演,檳榔姐妹花套著紅裙裝、梳著招牌的半屏山頭、滿臉濃妝,成為當時檳榔姐妹花的招牌造型,在節目中檳榔姐妹花大跳檳榔舞、唱著招牌的歌曲,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話題,台灣的檳榔文化從我懂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所接觸,而且一直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儼然已形成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台灣文化符號,這與我們的生活與社會息息相關,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台灣的特色,是好,是壞,其實很難評斷。


四、改造檳榔盒包裝

我覺得我們應該將台灣特有的文化產業檳榔加以精緻化包裝,藉以吸引外國人到台灣來參觀、消費,因此具有台灣特色的檳榔攤可以重新塑造形象並整合,以企業化的經營方式加盟連鎖,所以建議能塑造一個台灣檳榔的品牌,我們能夠為它設計獨特的視覺風格,藉此行銷台灣特色,可以設計的周邊包含檳榔攤櫥窗外觀、檳榔盒型、打火機、型錄、員工服裝、識別證......等。
以上是以檳榔盒型來作為設計,此六款設計是打破以往傳統的長方盒型包裝,改以半圓開口交互摺疊設計,方便於檳榔營業技術師製作時使用,底圖是擷取台灣客家花布之圖形當背景,象徵屬於台灣特有的風格,增加對此包裝的視覺印象。



五、參考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87%E5%8C%96&variant=zh-tw
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2/14876/5059108.html
hisgeory.blogspot.com/2007/06/blog-post_03.html
http://www.ceps.com.tw/ec/ecjnlarticleView.aspx?atliid=99053&issueiid=8389&jnliid=757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70503256

2 則留言:

謝寶泰 提到...

標題應可改成課堂所建議的--台灣檳榔攤的文化符號

甜甜 提到...

標題已改成--台灣檳榔攤的文化符號。